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
校内快讯
  栏目列表:
  内容搜索: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时间搜索: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聚焦“三力”培养,打造优质课堂 ——徐汇区建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市级展示活动

作者/来源:教导处    发布时间:2023-03-24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建襄小学多媒体教室里,大家共聚一堂,参加聚焦“三力”培养,打造优质课堂——第六期上海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徐汇区教育系统第七期优秀教师高研班、徐汇区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组以及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组联合展示与研讨活动。

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梁斌、上海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关月梅、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方培君,第六期上海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莉韵,上海市教育科研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杨向谊,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主任许苏,徐汇区教育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曹娟娟,徐汇区教育学院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王志安,徐汇区教育学院优秀教师高研班项目主持人陈旭,各区县的学科教研团队莅临本次展示活动。

为了教育 注入情感力量

2021年,我校成功申报了市级一般项目、区级重点项目:《社会-情绪学习理论视角下小学生“三力”培养的研究》。一年多来,在各位专家的引领下,在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推进此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校科研室主任陈政老师就《“三力”育人目标与学科教学的渗透融合》,从“社会—情绪学习”理论出发,从培育核心素养的视角,对我校“三力”育人目标进行了介绍;清晰阐述了如何通过此课题引领,通过整体设计、系统思维,以研、修、导、管一体化实施落实学校教育系统的全面改进,促进育人目标的达成。

聚焦三力 打造优质课堂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如何有效融入三力培养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育人目标如何与学科教学有效渗透融合。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大组长、也是局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徐汇区第七期优秀教师高研班成员张歆老师,以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二学期第14课《当冲突发生》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为例,开展观摩研讨活动,以此抛砖引玉,推动三力育人目标与学科教学的渗透融合。

课后,张老师就本课设计意图,谈了“同伴与交往”单元教学中“三力”育人目标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整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避免冲突和如何化解冲突的过程中,着重对标共情力“学会体察”维度的“换位思考,尝试理解他人情绪变化或内心感受的产生原因”以及“懂得尊重”维度的“懂得共情,能从对方角度来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感受”。

 

关注“共情” 培育学生素养

在我校龙头课题推进实施过程中,项目研究带动了课堂教学、研修活动。我校道法中心组的老师们以微论坛的形式,向各位专家同仁汇报了《指向“三力”育人目标之“共情力”培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研究》。老师们从《当冲突发生》一课出发,归纳出“共情力”学科渗透融合的策略,即情境体验、两难思辨、资源应用、综合活动,还结合各年级具体的课例展开交流。

专家引领 笃行启新征程

在我校承担的重点课题《社会-情绪学习理论视角下小学生“三力”培养的研究》实施推进过程中,一直都离不开专家团队的指导。

许苏教授:张歆老师以问题链贯穿整堂课,批判性思维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课堂上、师生问答中。课堂以实际的问卷调查结果为立足点,剖析问题原因,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杨向谊老师:张歆老师的课,以小见大,定位清晰,很好地将三力渗透与融合到课堂中,体现了典型课例研究的思路。

王莉韵老师:张老师带领学生深度学习,围绕挑战性主题,让知识情境化,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产生共情,紧贴研究课题,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关月梅老师:张歆老师的课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典型课例,以共情为核心,聚焦校园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心理知识作为支撑,提升了学生沟通理解、交流合作的能力,呈现了心理与道德之间的关联。同时,张老师勾画了高效的教学路径,聚焦真问题,多角度思考,呈现了研修的过程,提供了专业发展榜样的示范。

潜心钻研 凝心聚力向未来

我校龙头课题的研究正在稳步推进,学科带头人张歆老师带领她的团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示范引领作用,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想在先,走在前,未来,学校将以点带面,潜心钻研、努力突破,进一步理清思路,改变教学方式,凝心聚力做好“三力”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