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楼下(第一课时)
教学总目标:
1.游戏互动,认识自己的邻居,愿意与邻居友好交往,学习与邻居交往的生活技能。
2.媒体感知,情境体验,了解邻里和睦相处的方法,感受邻里之间互相尊重、互助关怀的温馨,体会友善互助、和谐关爱的邻里情。
3.辨析探究,初步学会妥善应对、处理邻里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传承“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文化,营造邻居之间讲文明礼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风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游戏互动,认识自己的邻居,愿意与邻居友好交往,学习与邻居交往的生活技能。
2.媒体感知,情境体验,初步了解邻里和睦相处的方法,感受邻里之间互相尊重、互助关怀的温馨,体会友善互助、和谐关爱的邻里情,传承“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两分钟预备铃:
诵读校本课程《新三字经》
活动一、游戏互动,初步感知
1.游戏一:看图猜字(邻)
(1)媒体出示:
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看图猜字。请你根据这幅图,来猜一个字。
不是,不是,也不是,来,我们把这幅图拆开来看。
(2)分解出示并解释:
媒体出示:
瞧,一个人。
媒体出示:
正跪坐在窗前。
媒体出示:
透过窗户,他看到了什么?这是晚上家家户户点灯的灯火。想一想,如果你晚上在家里,从窗户向外望,看到的是哪里的灯火呢?隔壁人家的灯火。
媒体出示:
看,一双脚。双脚可以走动,猜猜看,双脚可以走到哪里去?是呀,可以和隔壁人家常来常往。
媒体出示:
看,人们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隔壁人家的灯火,还和隔壁人家常来常往。根据这个意思,现在你猜得到这是哪个字了吗?
2.演示“邻”字形的演变
媒体逐一出示:
预设一:对,这个字就是“邻”,我让这幅图变变变,这就是“邻”字最早的篆书,随着时间的推移,“邻”的字形渐渐演变,最后简化为我们现在所写的“邻”字。
预设二:还没猜到,我来揭秘。我让这幅图变变变,这是这个字最早的篆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字的字形渐渐演变,最后简化为我们现在所写的简体字。这个字就是“邻”。
3.游戏二:一字开花
媒体出示:以“邻”为花心的七色花
我们用“邻”来一字开花。
4.揭示课题:刚才有同学说到“邻居”,那么哪些人可以称为是我们的邻居?(住在我们一个楼面的,住在我们楼上楼下的,还有住在一个小区里的,都可以称为是我们的邻居)
板书:楼上楼下(课题、大楼框架图)
活动二、联系实际,交流方法
1.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邻居,那你认识你的邻居吗?认识自己邻居的同学举举手。谁来介绍一些你是在什么地方怎么认识邻居的?
媒体出示:你认识邻居吗?
随即补充认识邻居的方法:
☆主动打招呼(在楼道里、在电梯里、在小区里,见到邻居都可以主动打招呼,问声好)
☆主动介绍自己(在认识了邻居之后,还可以向邻居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等)
☆主动帮助邻居(当邻居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例如可以帮年纪大的邻居拿报纸、提重物等)
☆邀请邻家小朋友来作客(在征得自己家长和小伙伴家长的同意后,可以这么做)
☆和邻居家小伙伴玩耍(很多时候,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一旁的家长们也就认识了)
2.互动交流:也有同学说到自己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了解一下原因。谁有好办法来帮帮他。
△胆小害羞(胆子大一点,不要怕难为情,这样能让你交到更多的朋友。)
△父母关照不要随意和陌生人说话(世界再美好,也总有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现实生活中是有一些不法分子,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身边的陌生人都是坏人啊,我们周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好人,还是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正常认识交往的。)
△平时见不着(现在人们工作早出晚归,如果你不用心留意的话,是可能遇不到的,所以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可以主动去认识邻居,例如过年的时候,你就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主动敲响邻居的家门,说上一声“新年好!”这样不就走出了认识邻居的第一步了吗?)
3.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你们找到认识邻居的小妙招了吗?是呀,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和原本是陌生人的邻居生活在同一幢楼,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啊!所有我们要敞开心扉,主动走出家门,用我们的真诚和礼貌去认识我们的左邻右里。
随机板书:主动 礼貌
主动(打招呼、点头微笑、玩耍嬉戏)
礼貌(早上好!谢谢!再见!)
活动三、媒体感知,体会邻里情
1.过渡:有个小朋友,名叫丁丁,他就通过刚才我们学习到的方法认识了他的邻居,今天他也想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邻居。请大家仔细听,认真看,动脑想,丁丁喜不喜欢自己的邻居,为什么?
2.数字故事:丁丁介绍自己的邻居。
媒体出示:数字故事《丁丁和他的邻居们》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叫丁丁,今天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家的邻居,我家住在202室,住在我家楼上302室的是一位作家叔叔,他家的书特别多,我最喜欢到叔叔家去看书了!作家叔叔还经常会推荐一些儿童读物给我呢!住在我家隔壁201室的是一对老人,爷爷奶奶可喜欢我了,经常叫我到他们家玩,和他们聊天,我也每天帮他们到楼下拿报纸。住在203室的是三口之家,家里有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小男孩,我们经常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他的爸爸还是一位中医呢!我们这幢楼里要是谁不舒服了,都会去找这位中医伯伯瞧瞧。住在我楼下102室的是一位厨师,他家里摆放着他在各类厨艺比赛中获得的奖杯,厨师伯伯每次开发新菜品,都会邀请邻居们来尝尝,哈哈,羡慕我的好口福吧!每到周末,我还经常和住在101室的叔叔阿姨在小区里打羽毛球,或者和住在103室的大哥哥一起打篮球,可开心啦!瞧!他们都是我的邻居,我们都幸福快乐地居住在同一幢楼里。)
3.交流感受:
(1)听了丁丁刚才的介绍,你们觉得丁丁喜欢不喜欢自己的邻居?邻居们又喜不喜欢丁丁呢?再来说说理由。
媒体出示:丁丁和他的邻居们(出示人物身份)
随机板书:互助
(2)看书交流并结合实际:丁丁刚才说,他和邻居们生活在同一幢楼里,可开心啦!除了刚才丁丁介绍的,这幢楼里还发生了哪些开心事呀?同桌一起看看书上第54页上的内容,也可以说说你自己生活中和邻居之间的开心事?
媒体出示:聊聊邻里间的开心事、教材P54图片内容
4.小结:听了你们的交流,我也为你们高兴,这也让我想到了这么一句老古话,“邻居好,赛金宝”,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板书:邻居好,赛金宝
是呀,左邻右里相处,就是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这就是良好的邻里关系。有了良好的邻里关系,我们生活就会更加快乐、更加温馨,这是用金钱也难以买到的幸福。
活动四、小组合作,解决难题
1.过渡:不过,要营造良好的邻里关系,动嘴说说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却并不简单;一次两次做到很容易,但要天天、次次都做到却并不那么容易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景。
媒体出示:乘坐电梯
2.梳理问题:
看,画面中这么多人都想干什么?乘电梯。瞧,问题出现了,那个站在电梯按钮最近的小女孩就在想:我最爱看的电视节目要开始了,我得赶紧关上电梯门,乘坐电梯回家,可电梯外还有那么多人,怎么办?
板书:急着回家,关门?
小朋友们,你觉得电梯内的人还会因为什么原因不愿意等待电梯外急于想乘电梯的人呢?那电梯外想乘电梯的人呢?他们的心里又会产生怎样的想法呢?
预设板书:小狗上来,害怕?
站站停,费时?
等下一次,太慢?
3.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让我们小组合作,选择其中的一个难题来想办法解决,你们可以用说一说解决办法,也可以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也告诉大家,你们准备如何解决问题。
4.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从我们对这两个场景的说说演演中,你明白了什么?要想拥有良好的邻里关系,除了要有礼貌,要互助关爱,还要记得要多为他人着想。
板书:为他人着想
活动五、故事拓展,引发思考
1.过渡:文明的社会需要和谐的邻里关系,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就有表演邻里关系的节目,你们有没有发现?一起来看看吧。
媒体:播放视频《六尺巷》
知道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吗?唱的是一个关于邻里之间闹了矛盾,后来又妥善解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六尺巷》。
2.简述《六尺巷》故事梗概:
(1)清代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为了两家之间的一道围墙发生了争执。
(2)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写信给京城的张英,希望让张英利用官职来解决这个问题。
(3)张英大人看过来信,挥笔写了一首诗作为回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4)家里人接到回信后,主动把自己家的围墙往后让了三尺。尚书一家的礼让,感动了邻居,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
(5)邻里两家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出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由此得名。
媒体出示:六尺巷动画片截图(配录音)
3.辨析思考:刚才六尺巷的歌词中提到了包容和礼让,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用包容和礼让来解决问题和纷争的,最后《六尺巷》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佳话。
媒体:《六尺巷》故事情节脉络1
六尺巷(图片)
包容 礼让
(故事截图)解决问题、消除纠纷
那么,如果当时的主人公没有礼让那三尺,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好好思考的问题。
媒体:《六尺巷》故事情节脉络2
六尺巷(图片)
?
5.总结全课:小朋友们,我们都生活在一幢楼里,你每一句主动有礼貌的问候,每一次对邻居的帮助和关心,每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举动,这其实都是“友善心”的体现。
板书:友善
只要你拥有一颗友善待人的心,那么你肯定能和邻居相处融洽,这楼上楼下也一定会充满我们的欢声笑语,充满和谐幸福!
板书设计:
楼上楼下
邻居好 赛金宝
友善
为他人着想
互助 分享
主动 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