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字经》 —— 建襄小学民族精神系列教育课程体系
总目标: |
年段 |
内容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实施方法与途径 |
评价方式 | |
通过《新三字经》校本课程的实施,旨在使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美德产生认同感,培养学生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具有公民道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奠定基础。 |
一 年 级 |
习礼仪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社会、家庭中做人的基本礼仪,懂得“尊老爱幼、谦恭礼让”是中华传统美德。 2、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使用礼貌用语,遵守纪律;做到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经文、讲故事,知道中华传统美德中基本礼仪。 2、在家长、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家校反馈、各种行规评比活动,学生能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为祖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而感到骄傲。 2、为自己具有良好的礼仪规范而感到自豪。 |
1、 走进《新三字经》: 知道中国古代有一部《三字经》,后人在它基础上 编写《新三字经》;知道《新三字经》能使小朋友知美德、学美德。 |
1、课堂教学 2、课外实践体验 |
1行规礼仪评比。 2家长表格反馈。 | |
2、尊长辈: 懂得要做一个爱父母,有孝心的好儿女。 | |||||||
3、骨肉亲: 知道亲人是血脉相连的,彼此之间应相亲相爱。 | |||||||
4、重道义: 知道与朋友相处重在宽容、诚信与谦让。 | |||||||
5、讲文明: 努力学做一个对人友善,懂礼仪的好孩子。 | |||||||
二 年 级 |
爱学习 |
[知识与技能] 1、知晓我国古今著名人物求学故事4—5个,懂得学习需要勤奋与刻苦。 2、能在日常学习中做到自觉、认真、勤奋、有恒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故事、看录像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今著名人物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 2、通过交流,进一步感受学习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2、懂得求知上进,不断进取是优秀的学习品质。 |
1、熟读经文: 初步知晓中华民族自古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
1、课堂教学 2、观看录像 3、开展故事会 4、经验交流会 |
1、开展“养成学习好习惯”的检查评选(自评、互评、家长评)。 2、每人能说一个“爱学习”的小故事。 | ||
2、 甘勤苦: 读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胸有成竹》等,懂得学本领 要勤奋,要持之以恒。 | |||||||
3、 好学问: 读成语故事《程门立雪》、《凿壁偷光》,知道“好学成才”。 | |||||||
4、 勇攀登: 了解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知道只有不断追求,才能有所进步。 | |||||||
5、 争朝夕: 从华罗庚、钱学森、李四光的学习故事中,体会求知上进, 不断进取是优秀的学习品质。 | |||||||
6、 综合活动:学生讲述了解的故事,交流自己学习好方法,平时做好学习 习惯的评价记录。 | |||||||
三 年 级 |
赞山河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中华民族山河壮丽,历史建筑的形成蕴含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 2、能历数代表祖国和家乡的标志性自然景观或历史建筑,简要说出其特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书籍阅览、上网浏览、社会考察等途径,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知晓著名建筑的历史与知识。 2、以主题队会的形式,通过汇报、交流,赞美祖国壮丽山河,歌颂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为祖国与家乡的壮丽山河而赞叹,从心底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强烈情感。 2、赞美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产生对劳动人民学习的愿望。 |
1、登高山: 了解“五岳”名称、地理位置及风光特色。 |
1、观看录像 2、上网浏览 3、小报制作 4、社会考察 5、主题队会 |
1、结合“争章活动”评选。 | ||
2、游大川: 知晓“黄河”、“长江”的基本知识,赞叹黄河、长江的壮丽。 | |||||||
3、 赏古迹: 知道长城、莫高窟的历史及现状;在欣赏其特色同时体会古代 劳动人民的智慧,形成保护古迹的意识。 |
|
| |||||
4、 赞家乡: 了解上海的发展过程,能说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至少3个)。 | |||||||
|
5、建中华: 了解台湾岛的历史,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知道 “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
|
| ||||
四 年 级 |
承文化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知晓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主要遗产。 2、知道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能说出中国四大发明及四大名著。 [过程与方法] 1、 用阅览书籍、上网浏览等途径,了解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知晓民族文化历史。 2、 通过朗诵、交流及小报制作等形式,歌颂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为中华民族具有灿烂悠久的文化历史而骄傲,具有民族自豪感。 2、感受、体验中国语言文字特有的审美内涵和韵律。 |
1、知百家: 知道“诸子百家”,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1、课外阅读 2、主题班会 3、诗歌朗诵会 |
1、每人制作一张名言书签。 2、每人制作一份小报。 | ||
2、诵诗词: 欣赏唐诗、宋词、元曲,能积累诗中名句并背诵。 | |||||||
3、赏名著: 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大致说说各自特点。 | |||||||
4、读小说: 认识鲁迅、巴金、郭沫若等现代作家,知道他们的代表作及在 现代文坛的地位作用。 | |||||||
5、承文化: 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 | |||||||
五 年 级 |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代表及领袖人物,知晓他们的主要成就与贡献。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览书籍、上网浏览、参观访问等途径,了解中国历代伟人的英雄事迹及崇高 品格。 2、通过朗诵、演讲及写作等形式,歌颂中华民族英雄及伟大领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中华民族英雄及伟大领袖产生敬佩之情,主动学习他们的崇高品格。 2、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产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强烈情感。 3、初步树立中华道德人格,有远大志向。 |
1、爱祖国: 知道中国从古至今的著名的爱国人物,了解他们的精神。 |
1、上网浏览 2、参观名人故居 3、主题会——毕业典礼 |
1、汇编小报。 2、撰写一份读后感,用等级制进行评价。 | ||
2、 学伟人: 阅读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故事,了解他们对 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 |||||||
|
3、了解邓小平的丰功伟绩,激发学生立下远大志向,做有抱负的人。 | ||||||
4、实践活动:召开毕业典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