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课堂中让学生获得经验,又如何在突破环节和循证实践中进行教学改进行动研究,如何发展学科素养、构建学习支持方式,又如何通过单元任务链的设计来使思维进阶可视化?2025年4月11日,徐汇区建襄小学有幸邀请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语文教研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小语会常务理事、副主任高永娟老师,为全体教师做主题为“探索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教学评’改进策略”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高永娟老师首先对高阶思维的内涵及其在小学教育中的适配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她指出,高阶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分析、评价和创造,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情境化、具象化、协作化是高阶思维落地的有效方式。高老师强调,教学评一致的着力点在于目标精准化、过程互动化和评价增值化,这些理念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教研方向。
在单元教学设计方面,高老师提出了结构化推进教学评一致的方法。她通过案例展示了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如何设计单元结构化要素,以及如何以系统的思维方法来处理学科教学问题。单元任务链设计的理念尤为引人注目,她强调任务设计要指向学生高阶思维,回应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
如何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高老师指出作业应从“练习巩固”转变为“思维练兵”,并提出了基础性、针对性、科学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她分享了如何优化已有练习册的内容,如何创编综合性作业,以及如何运用“思维外显化”工具。这些富有创意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迁移运用。
教学评价又该怎样创新?高老师介绍了多种让思维发展“有迹可循”的方法。课堂即时评价工具如《小学生课堂思维观察量表》,能够帮助教师记录学生的思维表现,从而调整教学策略。而“成长型”电子档案袋则通过收录过程性作品、思维可视化成果和自评互评记录,实时呈现学生思维发展轨迹。
最后,高老师着重强调了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打造“思维型教研共同体”。她建议找准教研主题,聚焦思维培养的真实问题,创新教研形式,用好优质资源,让教研成果看得见。
讲座后,邰方副校长也向全体教师提出了期待,希望大家学有所获并能积极运用于实践,在教学评一致的改进策略中让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发展。
一场高容量、高品质、高思维的讲座,不仅为建襄小学的教师们带来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教学方法,也为学校“双新”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建襄小学将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教与学育人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