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处处洋溢着新生的希望。3月4日,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迎来了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的来访参观,一道由韧性绽放出的新生之光闪耀在襄园里。
本次活动由刘洁华教导主持,有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代表团、上海市第五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陈静团队成员、建襄小学部分教师参与。
进入校园,代表团就开始了一场以韧性为主题的游历。从活动长廊,到学习教室,又转入小径,后步入操场,教室里看到笔耕不辍,操场上听到欢声笑语,实验室感受专注求索……进入主会场,对教育的坚守、对未来的向往,从心中出发,由智慧滋养,在现场碰撞。
建襄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静以“赓续传统,续写传奇”为主题,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规划。她强调学校秉持“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精神,通过优化课程、强化教师队伍、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等举措,致力于培养“三之少年”,并以课题引领和特色项目提升学校影响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校教科研室主任陈政则围绕部级课题《社会情感学习理论视域下小学生心理韧性培育的校本研究》介绍了学校课题引领下的学校发展。该项目围绕“三力九维”目标体系,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科融合、德育活动、家校合作等路径,系统推进心理韧性培育,构建支持系统,并借助科学评价工具反思改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那如何将研究中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师们的课堂生动实践呢?两位教师带来了他们的答案。余沁仪老师携三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校本专题展示课,学生向自信发问,又收获自信。德育教导蒋瑾老师分享校本心理午会课开发的思路和经验。作为区骨干教师,李超老师用一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为全体老师展示了“双新”背景下的“三力融通”课堂是如何有效实施的。一小时之余的展示在获得掌声的同时,也引发了同行们的热烈讨论。
代表团中也有老师对当下学生的心理脆性问题感到担忧,或是对不同学科的“三力融通”的课堂样态和策略感到新奇,又是想要了解“课堂七策略”的课堂融合,你来我往,会场里气氛热烈,碰撞出诸多新思路。
此次交流,不仅是理念的碰撞,更是教育智慧的汇聚。在韧性教育的探索之路上,建襄小学以初心为笔,以实践为墨,书写着教育的温暖与力量。未来,愿更多学子在这片教育沃土中,以韧性为翼,绽放新生之光,飞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