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
校内快讯
  栏目列表:
  内容搜索: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时间搜索: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2024年11月18日 大思政课 铸魂育人——记徐汇区建襄小学“大思政”专题培训

作者/来源: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4-11-18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思政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塑造。近日,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部(师德与大思政课研究部)副部长俞慧文老师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培训,围绕“善用‘大思政’ 铸魂育人”这一主题,为徐汇区建襄小学全体教师揭示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真谛。

1.png

一、大思政课的本质要义

俞老师引用了习总书记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的重要指示,强调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红色资源、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她指出,“大思政课”要在“大”字上做文章,具备大历史观、大格局、大理论以及国之大者的视野。为此,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而上海市也紧随其后,制定了《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2.png

二、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在谈到“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时,俞老师强调了三个关键点:明确价值取向、筑牢信念之基、激发内生动力。她认为,培育好时代新人,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责任担当,学会居安思危。同时,要通过“大思政课”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在学习与实践中筑牢信念之基。“大思政课”不仅是一门理论性课程,更是一门政治性课程,要求教育工作者立足新时代,提高学生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三、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在实施路径上,俞老师提出了“善用”二字,即实现知信行一体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融合一体化。她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如大中小学师生同台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港实践”、北京特色“大思政课”系列活动、重庆市首届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论坛等,展示了“大思政课”在各地的生动实践。这些案例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四、后续思考与创新探索

最后,俞老师还就“大思政课”的后续思考与创新探索进行了阐述,未来“大思政课”建设应更加注重整合资源、创新方法、拓展场域、整合师资等方面的工作。例如,可以借鉴上海“红色一课”馆校合作课程的成功经验,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推动思政教育内容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同时,还应加强大中小学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和协同,构建一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

结语

通过本次培训,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大思政课”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徐汇区“大思政课”建设试点校之一,建襄人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