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
校内快讯
  栏目列表:
  内容搜索: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时间搜索: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2024年7月4日 教育有温度 培育有力度 ——徐汇区建襄小学2024学年暑期校本培训(二)

作者/来源:教导处    发布时间:2024-07-04

在“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将学生努力培养具有 “共情力”、“交响力”、“设计力”的建襄学子,2024年7月2日,建襄小学全体教师暑期校本培训继续火热进行。


德育论坛,春风化雨


上午,以“三力”融合,促襄童成长”为主题的德育论坛在嘉善校区四楼多媒体教室举行。

1.png

家长讲堂

我们常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老师和家长携手同行,家庭和学校同心同向,彼此要充分尊重与信任。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

来自一年级8班赵舒尧妈妈和三年级8班孙旸淏妈妈作了分享。两位家长结合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契合学校“三力”育人目标,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引发在座老师的共鸣。

2.png

成长仪式

成长仪式作为学校快乐1+8活动的“1”,不断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升级迭代。从一年级的快乐襄园秘籍到五年级的毕业课程,我们努力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五大板块内容进行校本化的建构与实施。

在五位组长的带领下,年级组老师积极投入,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对自然、社会、自我多维度的体验,形成内在整体认识,渗透五育融合,其中更是处处体现出“共情力”“创造力”“设计力”。

圆桌讨论

小学阶段是塑造少先队员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德育活动和少先队活动则是培养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多样化的活动只有通过不断的优化和创新,才可以有效地提升少先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而在着力推动双新落地的大背景下,学校以“三力”融合为策略抓手,为培养“三之”建襄少年做了活动上的设计,秦益丽老师和徐吉老师带领中队辅导员们和大家做了一次深度研讨。

领导点评

论坛最后,谢庆副书记对整场活动做了点评。她指出:在聚焦“双新”改革,倡导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新格局下,形成德育“大格局”中的实践活动尤为重要,这一改革不仅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而且要求我们将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创新我们的德育活动。未来,我们需继续探索和创新德育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按照“系统规划、全面开发、注重层次、注重实效”的思路展开,带领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积极创设实践动手机会,引领学生浸润感染、知行体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在班级、学校和校外活动中展现,“三之”襄童的的精神风貌。


读学体悟,身正学高

紧接着,谢庆副书记进行《学做于漪式的好老师》专题学习报告,将阅读和学习《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一书的收获感悟与全体教师分享。

3.png

谢副书记总结了理解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四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德智融合”,不断探寻育人的真谛;第二把“钥匙”是知生爱生,不断叩响学生的心弦;第三把“钥匙”是“知心教心”,持续勘探学生世界的奥秘;第四把“钥匙”是“知行合一”,开启新时代教师成长的精神密码。

建襄小学“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全员读书活动,由此启动。本次活动旨在锤炼师德,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谢副书记也鼓励所有教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一辈子学做于漪式的好老师。”


二次拔节,焕新成长

刘洁华教导带领全体老师解读《成熟型教师“二次成长”方案》。本方案覆盖我校46岁以上成熟型教师群体,学校通过平台、团队、激励等多重支持,旨在更有效地发挥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帮助成熟型教师实现“二次成长”。

4.png

提升韧性,教学相长


短暂的午休后,刘洁华教导继续主持“悦纳自我,培养心理韧性,关注心灵家园”的专题分享。

英语学科沈丽老师从学科教学切入,由单元设计到具体课例,为大家分享在英语坚持素养导向,从教学设计开始就有意识地落实学科育人,设置丰富而有挑战性地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

语文学科张雁飞老师站在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导师的融合视角,分享了在班级整体、学生个体和家校合作方面提升学生心理韧性的实践和学习经验,相信心理韧性的提升能促成“玻璃心”向“钻石心”的积极转变。

数学学科陆思琦老师关注日常教学和教育契机,分享了在培养学生心理韧性过程中得到“反哺”,并在作为导师完成“小心愿”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科和生活资源,在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收获工作中的满足感。

体育学科陈岚老师则以“阅己 越己 悦己”为题,分享了两段学生个人和团队在鼓励、磨练、尝试中提升心理韧性的故事,展现了面对挑战与压力,师生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美好经历。

特殊教育学科的许钰祺老师以个案分析的形式,分享了她在细致了解特殊孩子、制定和实施干预方案、收获干预成效的过程及阶段反思。在意识到“融合是‘接纳’,不是‘改变’”之后,她也和孩子共同迎来互相信任、理解需求、展现特性的新阶段,提升了彼此的心理韧性。

心理专职教师曹佳还从专业角度为大家带来关于心理韧性的问答互动活动,在欢乐有趣的游戏氛围中,凝心聚力,共同提升。

刘洁华教导肯定了几位老师的用心思考,也在总结中鼓励大家:“心理韧性是我们心灵的盔甲,让我们在逆境中勇往直前,创造美好的未来!”



教研展示 精进不休

最后,张歆教导主持了以“示范引领,教研先锋”为主题的学年优秀教研组评选表彰交流。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四年级语文备课组、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四年级数学备课组、低年级英语备课组、四年级英语备课组、体育学科教研组和综合学科教研组共八位组长代表获奖团队进行交流展示。

张歆教导鼓励全体教师迎难而上,力争上游,以专业精进助力“双新”背景下教育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

5.png

今天的培训展望目标,立足现实,校、家、社协同共育,个案与规律同行,肯定与反思并举,对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关键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