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劳动模范,一个充满敬意和赞誉的词语,代表了那些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伟大劳动者。在建襄小学第十四周的少先队活动课上,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劲松,走进校园,戴上红领巾,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以《从克隆到半克隆——技术进步引领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科普讲座。
李劲松院士在讲座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克隆技术及其衍生的半克隆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意义和应用前景,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儿童化的表述为孩子们讲解了类精子干细胞介导的半克隆技术,介绍了团队基于半克隆技术开展的复杂遗传改造动物模型的实践。
李劲松院士的生平事迹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不懈追求。自高中开始,他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大学完成畜牧专业的学习后,至扬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开始接触胚胎操作,博士阶段则在中科院动物所深造,深入研究动物克隆技术。2002年,中国第一批体细胞克隆牛的成功就离不开他的贡献。此后,他继续在博士后阶段探索小鼠克隆技术,并在2007年归国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在半克隆科学领域深耕至今。
一路走来,一路感恩,李劲松院士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分享给了少先队员们:心怀梦想,追求卓越;站在巨人肩膀上,厚积薄发;合作共赢,乐于助人。他还视人生为一场长跑,反对急功近利,倡导持续努力和长期积累。这些感悟不仅指引着他自己的科研道路,也激励着青少年能够在人生和学习探索中不断前行。
一次简短而生动的科普讲座,科学的种子就这样悄悄播种,我们期许着的是一棵棵参天大树,夯实着科技强国的根基。
站在新的时代节点上眺望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一路上都是坚实伟大的劳动者,他们紧握着奋斗之桨,高扬起实干之帆,嘹亮的劳动号子声里是中国号巨轮在破浪前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预备队,少先队员使命在肩、心怀梦想,也将以劳动作为人生的基调,唱响新时代的壮丽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