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金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校的见习教师们也带着她们努力酝酿的“成果”进入课堂啦!近期,学校举行了2022届见习教师课堂汇报课研讨活动,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学科。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精彩课堂吧!
课堂教学展风采
语文学科:余沁仪老师 《曹冲称象》
余沁仪老师执教的是《曹冲称象》这一课。在课堂上,学生们跟随着老师,走进新的课文单元,认识了历史人物,一起朗读了这个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孩子们开动脑筋,学生字,读课文,从朗读中体悟情感,与文本共情;在课本上圈圈划划,从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入手,思考曹操对于不同办法的反应,学习了从课文中寻找线索,了解故事内容的新本领;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数学学科:陈培珮老师 《毫升与升的认识》
陈培珮老师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历、知识经验,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主动学习新的容积单位。在课上,分别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1毫升、100毫升和1升具体的量,学生也通过观察、联想、推测等方法逐步建立起毫升与升的量感,并通过多次的猜想与体验,逐步提升自身的估测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增进了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郭英子老师 《A thirsty crow》
郭英子老师的阅读教学课,从开始对乌鸦心情转换的悬念设置,到一步步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厘清故事脉络,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搭建的学习支架,最终完成对整个乌鸦喝水故事的复述,并能扮演乌鸦,演出乌鸦从没水喝到找到水再到想办法喝到水的一系列情绪变化。旁白和表演的形式也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学习的空间,提升学生的交响力。而对于乌鸦是否能以其他办法喝到瓶中的水的这一问题,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最后从乌鸦身上学到了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能坚持不懈,寻找办法,再试一试,最终成功的启示,学生的共情力也被进一步激发。
体育学科:朱球老师 《翻滚:前滚4-(1) 》
朱球老师将前滚翻这一较为枯燥的体操内容设计成“小刺猬学本领”的学习情景,创设相应的情境开展教学。从“穿越丛林”到“和小树棍交朋友”,再到“摇小船”和“低头含胸看彩虹”等教学环节,通过各种游戏练习的形式来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低头含胸”、难点“克服心理恐惧”。在保持课堂趣味性的基础上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练习积极性,使孩子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课后研讨促提升
语文学科
老师们表示课堂上余老师的教姿教态大方,良好的课堂教学组织和学生井然有序的小组合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老师们也提出建议,课堂上需放慢脚步,给学生留有更多理解文本的时间,更多探索内容的空间。
数学学科
老师们首先肯定了陈老师教学设计的逻辑性与层次性,也表示上课时热烈的课堂氛围和孩子们投入的表现让他们印象深刻。随后,数学学科大组长戴颖老师鼓励陈老师可以在整体大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在做思考,让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去学习,建立起孩子们为解决问题而学习新知的需求,让他们的学习更有意义和目标性。
英语学科
老师们纷纷表示对郭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多样化的活动令人印象深刻,有趣的表演给了孩子们发挥的空间,借助有逻辑的板书,孩子们能够完整地复述故事,并根据乌鸦不同心情的转变将其表演出来,这是课堂的一大亮点。老师们也建议课堂能够更开放一些,在基于学生学情的情况下,更大胆地尝试挑战性问题,提升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
体育学科
课后研讨环节,观课老师们肯定了朱老师在教学环节组织上的严谨、有序、有趣,孩子们在热情高涨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学科导师张佳琪老师认为这是一次让教学“活起来”,让教学“生动起来”的大胆尝试,她鼓励朱老师在培养学生整体思考能力的基础上,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加契合体育核心素养。
教学技从磨砺出,百舸争流展风采。近期的见习汇报课研讨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见习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的坚持、创意和热爱。相信所有见习教师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仍以努力为帆,航行远洋,终将抵达理想教育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