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又是一个相聚在一起学习与成长的好季节。我们建襄“85后”教师就在9月3日齐聚一堂,迎来了陈校长充满勉励与希冀的开学第一课——奋进吧,建襄青年!
是什么吸引着老师们聚精会神地伏案疾书呢?就随我一起走进这堂特殊的第一课,看看老师们都从中获得了哪些教育智慧吧~
一、读懂学校
课上,老师们就自己对学校的了解进行了一番交流,而后陈校长的总结归纳更清晰、系统地指引我们读懂学校。
第一,要了解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历史并非是去而无返的遗迹,它在岁月的流变中积淀,是不可忽视的精神财富。只有不忘建校之初心,才能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并为之奋斗。课上,陈校长为我们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建襄小学的历史,我们从中深刻理解了学校“为身边老百姓办好‘家门口’的学校”的办学初心、“教好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的办学理念和“鸡毛飞上天”的办学精神。
第二,要感受学校的责任与担当:坚守初衷、弘扬精神、传递力量。
第三,要明确学校阶段发展目标。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清晰的目标,就犹如没有罗盘向导的帆船,随波逐流。而教师的个人目标依赖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因此,陈校长对我们提出了三点盼许:一是传承办学理念,二是明确发展目标,三是贡献学校发展。
二、理解教育
“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是我们教师一生都要学习研究的一门“大学问”。在教师开学第一课上,陈校长有的放矢地为我们建襄青年教师梳理了三个关键: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简短的十六个字,就道出了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
二是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从微观层面来讲,我们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宏观层面来说,我们要准确把握“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紧跟时代和国家的步伐。
三、融入发展
课上,陈校长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融入发展”的光明之路。
首先,铭记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课上,对我们青年提出的一番寄予——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们要担起青年的责任,以青春之朝气,创千秋之伟业。
其次,追随时代的趋势。学校也正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有项目化学习创建的三级课堂、小主综课程以及人工智能等。
追根溯源,要融入发展,个人的努力是根本。陈校长还与我们分享了一些人生智慧,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条条实实在在、终身受益的为人处世之道,字字如珠玑,句句是箴言。
不知不觉,课堂已接近尾声,青年教师们仍沉浸在收获之中,个个意犹未尽。并已开始期待着下一节课的早些到来。
最后,用陈校长一句精辟的四字箴言与各位老师一起共勉——低调务实。
一起奋进吧!建襄青年~